如何检查洁净采样车的过滤器等级和效率?
发布日期:2025-07-08 作者: 点击:
洁净采样车的过滤器是保障工作区洁净度的核心部件,其等级和效率直接决定设备性能。检查需结合文档验证、专业检测工具及现场测试,具体方法如下:
要求厂家提供过滤器的原厂合格证,明确标注等级(如 H13、H14 级高效过滤器,或 U15、U16 级超高效过滤器),且需符合国际标准(如 EN 1822、ISO 14644)或国内标准(GB/T 13554)。
进口过滤器需有EN 1822 测试报告(由第三方机构如 TÜV 出具),国产过滤器需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报告中需包含:
过滤效率(如 H14 级对 0.12μm 粒子效率≥99.995%);
容尘量(≥500g/m²,影响使用寿命);
阻力(初阻力≤220Pa,终阻力≤450Pa,阻力过高会增加风机负荷)。
检查设备设计文件(如 IQ/OQ 报告),确认过滤器尺寸、风量与设备风机参数匹配(如 1.2m 宽采样车需配≥1200m³/h 风量的过滤器,避免 “小马拉大车” 导致效率下降)。
需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如 TSI 9306)或光度计(如 TSI 8380),按以下方法测试:
气溶胶发生器:选用与过滤器等级匹配的挑战气溶胶(如 H13/H14 级用 0.12μm 的 DOP 或 PAO 气溶胶),在过滤器上游释放,浓度稳定在 10⁷-10⁸粒 /m³。
上游 / 下游浓度测试:
上游:在过滤器进风侧(静压箱内)多点取样,计算平均浓度(C₁);
下游:在过滤器出风侧(工作区内)同样多点取样,计算平均浓度(C₂);
效率计算公式:η =(1 - C₂/C₁)×100%,需≥等级标称值(如 H14 级需≥99.995%)。
即使过滤器等级达标,若安装密封不良仍会导致局部泄漏,需用扫描法检测:
用粒子计数器的探头(或光度计采样头)距离过滤器表面 2-3cm,以 5cm/s 的速度扫描整个滤料及边框密封处(重点是过滤器与静压箱的密封条、螺丝孔、接缝)。
若下游局部粒子浓度突然升高(如超过上游浓度的 0.01%),或光度计读数超过 0.01% 穿透率,说明存在泄漏(需重新密封或更换过滤器)。
滤料与框架:优质高效过滤器的滤料应折叠均匀(折间距 10-12mm),无破损、变形;边框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避免生锈污染),与滤料粘合紧密(用手轻按边框,无松动或脱胶)。
密封胶:滤料与边框的密封胶需连续无气泡(可用强光照射检查,无透光点),否则会成为泄漏通道。
风速与阻力变化:在过滤器全新状态下记录初始风速和阻力,运行 100 小时后复测,若风速下降超过 10% 或阻力上升超过 20%,可能是过滤器效率不足(如滤料质量差导致过早堵塞)。
洁净度关联验证:在设备运行 30 分钟后,检测工作区洁净度(如百级要求≥0.5μm 粒子≤3520 个 /m³),若持续达标且无波动,间接说明过滤器效率稳定。
查报告:确认过滤器等级认证、效率参数及与设备的匹配性;
测效率:用粒子计数器或光度计检测过滤效率,需符合等级标准;
扫泄漏:通过扫描法检查过滤器安装密封是否完好;
观外观:滤料、边框、密封胶无破损或缺陷;
看运行:风速、阻力及工作区洁净度稳定,无异常波动。
通过以上方法,可全面验证过滤器的真实等级和效率,避免因过滤器不达标导致洁净采样车 “失效”,确保采样过程的污染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