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天花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7-02 作者: 点击:
送风天花的分类标准主要基于气流组织形式、过滤单元配置、动力来源、结构形式及应用场景等维度,不同分类对应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适用环境。以下是具体分类标准及类型解析:
特点:气流自上而下垂直流动,形成 “活塞流”,尘埃粒子随气流快速排出,洁净度高(可达 ISO 5 级及以上),需配合下回风系统。
适用场景:手术室、半导体洁净室、高精密仪器车间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场所。
特点:气流沿水平方向流动,从送风侧流向回风侧,洁净度略低于垂直层流(ISO 5-6 级),适合长条形空间布局。
适用场景:部分实验室、洁净走廊或需单向气流控制的狭长区域。
特点:气流呈不规则扩散流动,通过稀释作用降低污染物浓度,洁净度等级较低(ISO 7-9 级),成本较低。
适用场景:食品车间、一般实验室、洁净度要求不高的生产区。
过滤效率:对 0.3μm 粒子过滤效率≥99.97%(钠焰法 / 计数法),满足中高洁净度需求。
适用场景:制药厂洁净区、生物安全实验室、医院手术室(非最高等级)。
过滤效率:对 0.12μm 粒子过滤效率≥99.999%,适用于极高洁净等级(ISO 4 级及以下)。
适用场景:半导体芯片制造、航天精密部件加工、无菌制剂生产车间。
特点:集成初效 + 中效 + 高效过滤器,分级过滤提升净化效率,延长高效过滤器寿命。
适用场景:需严格控制污染物浓度的复杂环境(如动物实验室、高污染风险车间)。
特点:无独立动力装置,依靠中央空调系统提供送风压力,结构简单,需与空调机组联动。
适用场景:常规洁净室、布局固定的中小型洁净区域。
特点:自带风机和过滤单元,送风动力独立,可灵活布局,便于模块化扩展。
适用场景:大面积洁净区(如半导体厂房)、洁净室改造项目、需局部提升洁净度的区域。
特点:静压箱、过滤器、气流分布板集成于一体,整体吊装,安装便捷,适合规则空间。
适用场景:标准手术室、矩形洁净车间。
特点:由多个独立模块组合而成,可根据空间尺寸灵活拼接,维护时可单独更换模块。
适用场景:异形房间、需要频繁检修的区域、后期需扩展的洁净工程。
特点:与吊顶齐平安装,外观平整,减少积尘风险,常用于对美观和洁净度均有要求的场所。
适用场景:医院手术室、无菌制剂室、高等级洁净实验室。
特点:符合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多采用垂直层流 + HEPA 过滤,配置抑菌材料。
适用场景:手术室、无菌病房、静脉配置中心。
特点:采用 ULPA 过滤 + FFU 系统,控制 0.1μm 级粒子,抗静电设计,满足 ISO 14644-1 标准。
适用场景:芯片制造车间、精密电子元件洁净区。
特点:符合 GMP 规范,过滤器检漏要求严格,材质耐腐蚀、易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适用场景:无菌原料药生产车间、注射剂灌装线。
特点:侧重微生物控制,配置中高效过滤器,结构便于消毒清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适用场景:烘焙车间、饮料灌装间、无菌包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