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中效板式过滤器是否达到终阻力?
发布日期:2025-07-17 作者: 点击:
判断中效板式过滤器是否达到终阻力,需结合阻力监测数据、产品参数及系统设计标准,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操作细节:
终阻力并非固定值,而是根据过滤器初阻力和系统需求设定的阈值,需先明确两个关键参数:
初阻力:过滤器全新状态下的阻力(由产品说明书标注,中效板式过滤器通常为 50~100Pa)。
终阻力设定值:行业常规标准为初阻力的 2~3 倍(如某过滤器初阻力 80Pa,终阻力可设为 160~240Pa)。
特殊场景调整:洁净度要求高的系统(如医药车间)可能设为 1.5 倍初阻力;节能优先的系统(如普通空调)可放宽至 3 倍,但需避免阻力过高导致风机能耗激增。
这是最直接、科学的判断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安装位置:在过滤器的进风侧(上游)和出风侧(下游) 分别安装压差计(如 U 型管压差计、电子压差变送器),确保探头正对气流方向,且远离风口或涡流区域(避免数据失真)。
监测频率:
新过滤器启用初期,每周记录 1 次阻力;
当阻力接近终阻力阈值的 80% 时,改为每日监测(避免错过更换时机)。
判断标准:当上下游压差持续稳定达到预设的终阻力值(如连续 24 小时显示≥160Pa),即判定达到终阻力。
注意:短期波动(如风机启停、气流扰动)导致的瞬时超阈值,不算达到终阻力。
若缺乏压差计,可通过以下方式间接估算:
按经验周期推算:根据环境粉尘浓度和历史更换记录,预设更换周期(参考前文 “更换时间” 中的经验值),到期前重点检查。例如:高粉尘环境(如水泥厂附近)的过滤器,若历史记录显示 4 周左右达到终阻力,则第 3 周末开始密切关注。
结合容尘量计算:
公式:累计运行时间 = (容尘量 × 过滤器面积)÷(风量 × 粉尘浓度 × 运行时长 / 天)
当实际运行时间接近计算值时,即使未测阻力,也需视为接近终阻力,及时准备更换。
阻力异常飙升:若短期内阻力突然超过终阻力(如 1 天内从 100Pa 跳至 200Pa),可能是滤料被异物堵塞(如纸片、纤维团),需立即停机检查,而非直接判定达到终阻力。
阻力未达终阻力但过滤失效:若滤料破损(如边缘密封脱落),会导致阻力低于终阻力,但下游粉尘浓度骤升,此时需优先更换过滤器,而非等待阻力达标。
判断中效板式过滤器是否达到终阻力,首选压差计实时监测,以预设的终阻力值(初阻力的 2~3 倍)为核心标准;缺乏设备时,可结合经验周期和容尘量估算,但需配合外观检查(如滤料积尘厚度)避免误判。最终目的是在 “过滤效率达标” 和 “系统能耗合理” 之间找到平衡,既不提前更换造成浪费,也不过晚更换影响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