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板式尼龙网过滤器的滤材是否可以清洗?
发布日期:2025-07-25 作者: 点击:
判断板式尼龙网过滤器的滤材是否可以清洗,需结合滤材材质、边框类型、产品标识及使用场景综合判断,避免因误清洗导致滤材损坏或过滤失效。以下是具体方法和依据:
优先参考说明书
正规厂家生产的过滤器会在产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明确标注 “可清洗(Reusable)” 或 “一次性(Disposable)”。
若标注 “可清洗”,通常会同时说明最大清洗次数(如 “建议清洗不超过 5 次”)和清洗方式(如 “水温≤50℃,中性洗涤剂”)。
观察滤材标签
带有 “△” 循环清洗符号(国际通用可清洗标识);
中文标注 “可水洗”“重复使用” 等字样。
部分过滤器的边框或滤材边缘会直接印刷标识,例如:
滤材厚度与强度
可清洗滤材:通常为加厚尼龙网(厚度≥0.3mm),网眼均匀且韧性强(用手指轻拉网面,回弹迅速、不易变形),耐反复揉搓和水流冲击。
不可清洗滤材:多为薄型尼龙网(厚度≤0.2mm),质地较脆(拉扯易撕裂),或网面涂覆了易溶于水的黏合剂(用于固定杂质,清洗会破坏涂层)。
边框材质
可清洗边框:多为塑料(PP/ABS) 或金属(铝 / 不锈钢),边框坚硬、耐水,与滤材的连接方式为热熔焊接或金属卡扣固定(不易因水洗脱落)。
不可清洗边框:常见为纸质边框或脆弱的硬纸板复合框,遇水易软化、变形,且滤材与边框多为胶水黏合(水洗会导致开胶、脱落)。
适用可清洗的场景
过滤干燥、无黏性杂质(如粉尘、纤维、毛发),且使用环境干净(如办公室新风、家用空调);
过滤器安装在便于拆卸、清洗频率低(每月≤1 次)的位置(如工业车间通风系统的初级滤网)。
不建议清洗的场景
过滤黏性杂质(如油污、漆雾、食品浆料):即使滤材可洗,杂质也可能固化堵塞网孔,清洗后过滤效率大幅下降;
过滤腐蚀性物质(如化工粉尘、酸碱雾):滤材可能已被腐蚀,清洗会加速破损;
一次性使用设计的场景(如临时通风设备、低成本简易过滤器):本身为消耗品,清洗成本高于更换成本。
若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判断,可进行局部小范围测试:
取下过滤器,用常温清水轻轻冲洗滤材边角(非边框连接处);
观察网面是否破损、网孔是否变形,边框是否渗水、软化;
晾干后检查:若网面平整、无撕裂,边框完好,则可尝试整体清洗;若出现破损、变形或边框损坏,直接判定为不可清洗。
可清洗的核心特征:加厚尼龙网 + 塑料 / 金属边框 + 明确可清洗标识 + 过滤非黏性杂质。
禁止清洗的核心特征:薄型网材 + 纸质边框 + 无标识或标注一次性 + 过滤黏性 / 腐蚀性杂质。
即使是可清洗滤材,也需注意清洗次数限制(通常 5-10 次),超过次数后,即使外观完好,网材的韧性和过滤精度也会下降,应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