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式送风口如何维护和保养?
发布日期:2025-05-23 作者: 点击:
下调式送风口的维护保养直接影响洁净室的空气质量和运行效率,需定期对过滤器、静压箱、气流状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下是具体的维护保养要点和操作建议:
清洁频率:
常规环境(如普通洁净室):每 2-4 周清洁一次;
高污染环境(如车间入口附近):每周清洁一次。
清洁方法:
可拆卸式过滤器:用压缩空气从背面吹除灰尘(气压≤0.3MPa),或用中性洗涤剂温水清洗,晾干后安装;
一次性过滤器:直接更换(建议备用库存充足)。
更换标准:当过滤器终阻力达到初阻力的 2 倍(或目测明显堵塞)时,需及时更换。
更换周期:
常规使用:每 1-3 年更换一次(具体取决于洁净室等级和使用频率,如 Class 100 级建议每年检测一次);
特殊场景(如频繁启停或高污染):缩短至 6-12 个月。
更换注意事项:
停机操作:关闭送风机,确保洁净室处于负压状态,避免更换过程中灰尘扩散;
防静电处理:操作人员需穿戴洁净服、手套,避免徒手接触过滤器;
密封性测试:安装后需用粒子计数器扫描边框,确认无泄漏(泄漏率≤0.01%)。
频率:每季度一次(高湿度环境需增加至每月一次)。
操作步骤:
打开静压箱检修口,用洁净抹布或吸尘器清除内部积尘(避免使用易掉纤维的材料);
检查箱体内壁是否有锈蚀或冷凝水,若为不锈钢材质,可用中性清洁剂擦拭,镀锌钢板则需避免刮伤镀层。
密封胶条:每年检查一次,若发现老化、开裂或脱落,需及时更换(建议使用硅橡胶材质,耐温性≥200℃);
调节阀 / 风量罩:每半年测试一次调节功能,确保阀门启闭灵活,风量控制准确(可通过风速仪校准);
紧固件:检查螺丝、卡扣是否松动,防止运行中产生异响或振动。
频率:每半年一次(高等级洁净室需每季度一次)。
方法:
用热球式风速仪在送风口下方 150-300mm 处,均匀选取 5-9 个测点,取平均值;
标准范围:设计风速的 ±10% 以内,若偏差超过 15%,需检查过滤器阻力或风管漏风。
工具:激光粒子计数器(如 Met One 247B)。
检测点布置:按 ISO 14644 标准,每 20㎡设置 1 个测点,距地面 0.8m 高度。
判定标准:若某测点粒子浓度超过洁净等级限值的 2 倍,需排查过滤器泄漏或气流组织异常。
每月检查静压箱底部是否有积水,若有需疏通排水孔,并对箱体进行干燥处理;
选用不锈钢材质送风口,避免镀锌钢板生锈腐蚀,影响过滤性能。
增加初效过滤器清洁频率(每周 1-2 次),必要时加装预过滤棉;
若高效过滤器使用寿命显著缩短(如不足 1 年),需评估是否升级预过滤等级(如将中效 F8 升级为 F9)。
所有维护操作需在原位消毒后进行(如甲醛熏蒸或过氧化氢汽化);
高效过滤器更换需由专业团队执行,采用袋进袋出(BIBO)方式,防止有害微生物泄漏。
记录每次维护的日期、内容(如过滤器更换时间、风速测试值)、耗材型号及更换量;
留存粒子计数器、风速仪的校准证书(校准周期≤1 年),确保数据可追溯。
异常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措施
风量不足 过滤器堵塞、风管漏风 更换过滤器、密封风管接口
气流不均匀 散流板堵塞、调节阀失灵 清洁散流板、校准调节阀
噪音增大 风速过高、部件松动 调低风速、紧固螺丝或胶条
洁净度超标 过滤器泄漏、回风口堵塞 扫描检漏、清洁回风口滤网
断电作业:维护前需关闭送风机电源,并悬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
高空作业:吊顶内维护需使用稳固梯子,至少 2 人配合操作,避免单人作业;
废弃处理:一次性过滤器、旧胶条等废弃物需按危险废物(如 HW49)分类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处置。
通过系统化的维护保养,可延长下调式送风口的使用寿命,确保洁净室持续满足生产或实验要求。建议制定年度维护计划,并委托专业洁净室检测机构进行周期性性能验证(如每年一次全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