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安装和维护中效鸟笼式过滤器
发布日期:2025-07-14 作者: 点击:
正确安装和维护中效鸟笼式过滤器是保证其过滤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检查过滤器状态:
核对型号、尺寸、效率等级是否与系统设计一致,避免错装。
检查外观:滤材是否有破损、褶皱、掉毛,外框是否变形,密封胶是否脱落,支撑网是否松动(若有问题需立即更换,不可安装)。
清洁安装环境:
清理过滤器安装框架(如静压箱、风管法兰)内的灰尘、杂物、油污,避免安装后杂质被带入下游或损坏滤材。
检查安装框架的平整度:若框架变形、密封面不平整,需先修复(可垫密封胶条调整),否则易导致漏风。
准备工具与辅料:
工具:螺丝刀、扳手、卷尺、水平仪;
辅料:密封胶条(如 EPDM 橡胶条,厚度 5-8mm)、密封胶(硅酮密封胶,适用于潮湿环境)。
定位与方向:
过滤器外框通常标有 “进风面”“出风面”(或箭头指示 airflow direction),需按气流方向安装(进风面朝向含尘空气侧,出风面朝向洁净侧),反向安装会导致阻力骤增、过滤效率下降。
鸟笼式过滤器的折叠方向需与气流平行,确保滤材充分展开,避免因挤压导致过滤面积减小。
固定与密封:
小型过滤器(≤600×600mm)可直接通过外框螺丝固定在法兰框架上,大型过滤器建议多人协作搬运,避免单人搬运导致外框变形。
密封是关键:在过滤器外框与安装框架之间加装连续的密封胶条(胶条需无断点、不重叠),或沿边框均匀涂抹密封胶(厚度 2-3mm),拧紧螺丝时力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紧导致外框变形),确保密封面无缝隙。
安装后检查:
用手电筒照射边框缝隙,观察是否有漏光(漏光即漏风),必要时用烟雾测试仪检测(漏风率需≤0.5%),不合格需重新调整密封。
开启系统试运行 5-10 分钟,感受过滤器是否有异常震动或异响(若有,可能是安装松动或尺寸不符,需停机检查)。
阻力监测:
在过滤器前后端安装压差计(如 U 型管压差计),记录初始阻力(安装后首次运行的阻力),并设定终阻力阈值(通常为初始阻力的 2-3 倍,如初始阻力 20Pa,终阻力可设为 40-60Pa)。
建议每周记录一次阻力变化,当阻力达到终阻力时,必须更换过滤器(阻力过高会导致系统风量下降、能耗增加,甚至滤材破损)。
外观检查:
每月停机检查一次:打开检修口,观察滤材是否有明显积尘(进风面是否变黑)、破损、鼓包,边框密封是否松动,支撑网是否锈蚀。
潮湿环境(如食品车间)需增加检查频率(每 2 周一次),防止滤材受潮发霉或密封胶老化。
更换时机:
阻力达到终阻力;
滤材明显破损、漏风;
运行时间超过推荐寿命(通常 3-6 个月,具体取决于环境粉尘浓度,如车间粉尘多则需缩短至 2 个月)。
更换操作:
停机后拆卸旧过滤器,注意避免抖动(防止滤材上的灰尘散落污染下游),用密封袋封装后按危废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更换新过滤器前,再次清洁安装框架(避免旧灰尘污染新滤材),按 “安装步骤” 重新固定密封。
更换后重新记录初始阻力,作为下一次维护的基准。
高湿度环境(如游泳馆、洁净室空调):
选择防潮滤材和不锈钢外框,每月检查密封胶是否因受潮失效,必要时补涂密封胶。
含尘量高的场景(如打磨车间、面粉厂):
腐蚀性环境(如化工车间):
更换时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手部接触滤材和外框(防止汗液加速金属腐蚀),定期检查外框是否有锈蚀,发现锈迹及时处理或更换。
❌ 错误:忽略安装方向,将进风面与出风面装反。
✅ 规避:严格按照外框箭头标识安装,不确定时可观察滤材密度(进风面滤材较疏松,出风面较致密)。
❌ 错误:密封胶条断裂或重叠,导致漏风。
✅ 规避:胶条裁剪时预留 5-10mm 余量,接口处斜切 45° 对接,确保无缝隙。
❌ 错误:阻力未达终阻力就提前更换,或超期不换。
✅ 规避:以压差计数据为依据,结合环境粉尘情况灵活调整,而非固定时间更换。
通过规范安装(确保密封、方向正确)和科学维护(监测阻力、及时更换),可充分发挥中效鸟笼式过滤器的性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保障空气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