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送风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7-03 作者: 点击:
净化送风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机提供动力,使空气经过多级过滤系统净化后,以稳定的气流和压力送入目标区域,同时配合控制系统实现运行参数的调节与监控,从而满足不同场景的洁净空气需求。其核心原理可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风机作为动力源
净化送风箱通常配备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空气流动的动力。离心风机适用于需要较高风压的场景(如长管道送风),轴流风机则常用于风量需求大、风压要求低的场合。
风机的转速可通过变频器调节,以控制送风风量和压力,适应不同洁净室的负荷变化。
空气吸入与初步处理
风机从外界或回风管道吸入空气,首先经过初效过滤器(如 G3/G4 级),去除较大的尘埃颗粒、毛发、纤维等杂质,减少后续过滤系统的负荷。
中效过滤(F5-F9 级)
高效 / 超高效过滤(H10-H14/U15-U17 级)
核心净化环节: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HEPA)或超高效过滤器(ULPA),利用拦截、惯性碰撞、扩散、静电吸附等原理,去除粒径 0.3μm(HEPA)或 0.12μm(ULPA)以上的微小颗粒,包括细菌、病毒、尘埃等,使空气达到 ISO 5 级(百级)至 ISO 8 级(万级)等不同洁净度标准。
特殊过滤(按需配置)
若应用场景有特殊需求(如医药、食品行业),可增设活性炭过滤器去除异味、化学污染物,或配置抗菌过滤器抑制微生物繁殖。
均匀送风设计
净化送风箱内部通常设置静压箱,通过多孔板或均流膜使过滤后的空气均匀分布,避免气流紊乱导致的洁净度波动。送风方式多采用顶送侧回或顶送底回,确保目标区域气流稳定、无死角。
压差维持洁净环境
通过控制送风与回风(或排风)的风量平衡,使目标区域维持正压(相对于外界或相邻低洁净区),防止未净化的空气倒流入内。例如,洁净车间通常维持 5-10Pa 正压,手术室可能需要更高的压差(10-15Pa)。
参数监测与调节
当过滤器压差超过设定阈值(如初效过滤器压差≥250Pa,高效过滤器压差≥400Pa)时,系统发出报警,提示更换过滤器。
通过 PLC 或触摸屏控制器,自动调节风机转速、启停备用风机,维持送风参数稳定。
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风速、风压、温湿度、过滤器压差等参数:
联动与远程监控
可与洁净室的空调系统(HVAC)、消防系统联动,实现集中控制;部分高端设备支持远程物联网(IoT)监控,通过网络实时查看运行数据并远程调整参数。
箱体采用不锈钢(如 304/316L)或冷轧钢板喷塑材质,表面光滑、耐腐蚀,避免生锈或掉尘;接缝处采用硅胶密封或焊接工艺,确保 “零泄漏”,防止未过滤空气渗入。
箱体内部设计流线型结构,减少积尘死角,便于清洁消毒,符合 GMP、ISO 等行业标准的卫生要求。
plaintext
外界空气 → 初效过滤器 → 风机加压 → 中效过滤器 → 高效/超高效过滤器 → 静压箱均流 → 送入洁净区域
↑
控制系统(监测压差、风速、温湿度等,调节风机参数)
净化送风箱通过 “动力驱动 - 多级过滤 - 气流控制 - 智能监控” 的协同工作,实现对空气的高效净化和精准输送,为电子、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洁净环境提供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