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维护保养净化送风箱以确保其过滤效果?
发布日期:2025-07-03 作者: 点击:
维护保养净化送风箱需从设备核心组件、运行参数、环境控制及管理规范等多维度建立标准化流程,以下为系统性维护方案及操作要点:
过滤器类型
更换周期
触发更换条件
操作注意事项
初效过滤器 3-6 个月 压差≥250Pa 或目视可见积尘 更换时佩戴防尘口罩,避免拍打滤材导致粉尘飞扬
中效过滤器 6-12 个月 压差≥350Pa 或滤材发黑 安装前检查滤袋有无破损,密封胶条需完全贴合框架
高效 / 超高效过滤器 2-3 年(或压差≥400Pa) 扫描测试泄漏率>0.01%@0.3μm 颗粒 搬运时轻拿轻放,安装后需用光度计扫描边框密封性
高湿度环境:每季度用压缩空气(≤0.4MPa)反向吹扫中效过滤器,防止滤材受潮结块;高效过滤器若发现冷凝水,需立即检查箱体保温层。
化学污染场景:活性炭过滤器需每半年检测 VOCs 去除效率,当吸附容量下降至 50% 时及时更换(可通过气味或气相色谱仪监测)。
每周巡检:
用振动检测仪(如 VM-63)测量风机轴承振动值(应<2.5mm/s),异常时添加锂基润滑脂(型号:NLGI 2#)。
用风速仪(如 Testo 405)检测高效过滤器出风面风速,确保 0.3-0.5m/s 范围内,偏差超过 10% 时调整风机频率。
年度调校:
拆解风机叶轮清除积尘(积尘量>50g 时需动平衡校准),检查皮带张紧度(按压下垂量≤15mm)。
每季度用烟雾发生器检测送风箱内部气流轨迹,若发现涡流区(如静压箱角落),需调整均流板开孔角度或添加导流板。
送风管道每半年用管道机器人(如 C380)检查内壁积尘,积尘厚度>1mm 时用高压气枪配合吸尘器清洁。
月度检查:
用超声波检漏仪(如 UEi DL700)扫描箱体接缝,检测到>40dB 信号时,铲除老化硅胶并重新涂抹(推荐道康宁 737 密封胶,固化时间 24h)。
检修门密封胶条压缩量需保持 10-15mm,若弹性衰减(按压后恢复时间>5s)则立即更换。
年度密封强化:
对高效过滤器边框进行 “刀式扫描测试”(用气溶胶发生器 + 粒子计数器),泄漏点需用密封胶现场修补,或整体更换过滤器组件。
箱体内部每月用 75% 乙醇擦拭(医药行业需用甲醛熏蒸,浓度 3g/m³,熏蒸时间≥4 小时),焊接死角处可用内窥镜(如韦林 IPLEX)检查积尘情况。
若发现板材锈蚀(面积>5cm²),需打磨除锈后喷涂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干膜厚度≥100μm)。
温湿度控制:
当送风箱入口温度>80℃时,需检查空调系统表冷器是否结垢(水垢厚度>0.5mm 时用柠檬酸溶液清洗);湿度>60% RH 时,启动除湿机并检查箱体保温棉(导热系数应<0.03W/m・K)。
污染物预警:
新风入口安装 PM2.5 传感器(如 TSI 9306),当浓度>30μg/m³ 时自动启动预过滤装置;化学过滤器前后安装气体检测仪(如 RAE 3000),TVOC 浓度>0.5ppm 时触发更换报警。
每季度校准压差表(用活塞式压力计,精度 ±0.5%),当显示值与标准值偏差>5Pa 时更换仪表。
测试 PLC 系统的风量闭环控制功能:人为增加过滤器阻力(模拟堵塞),系统应在 30 秒内将风机转速提升至额定值的 110%,否则需检查 PID 参数设置。
维护等级
执行周期
核心项目
责任人
日常巡检 每日 压差表读数记录、风机异响检测、箱体表面清洁 操作岗
定期维护 每月 / 季度 过滤器压差监测、气流速度测试、密封点检漏 设备工程师
年度大修 每年 过滤器整体更换、风机拆检、控制系统升级 专业维保团队
采用 CMMS(计算机维护管理系统)记录过滤器更换时间、压差曲线、维护成本等数据,当某型号过滤器寿命连续 3 次低于标准周期 20% 时,需重新评估前端预处理方案。
建立 “故障树” 分析模型:若高效过滤器寿命缩短,自动关联分析初效更换频率、新风污染数据、风机风压波动等参数,定位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