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前冷轧钢板风淋传递窗表面的清洁标准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5-22 作者: 点击:
喷漆前冷轧钢板风淋传递窗的表面清洁是确保涂层附着力和防腐性能的关键步骤,其清洁标准需从污染物去除程度、表面粗糙度、清洁后状态保持三个维度严格把控,具体要求如下:
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表面应无明显油斑、油渍,尤其是加工残留的切削油、冲压润滑剂等。
水膜法测试:用去离子水喷淋表面,若水滴均匀铺展成连续水膜(无缩孔、断裂现象),视为合格;若水滴聚成水珠或成股流淌,表明仍有油脂残留。
清洁要求:
需通过化学除油(碱性脱脂剂或溶剂)配合机械擦拭(如百洁布)彻底清除油脂,复杂结构件(如孔洞、焊缝)需重点处理。
外观标准:
钢板表面应无可见锈迹(红锈、黑锈)、氧化皮(黄褐色或黑色片状物),露出金属光泽。
局部轻微锈点允许存在,但需通过机械打磨(砂纸或喷砂)完全去除,且打磨面积需大于锈蚀区域周边 2-3cm。
粗糙度要求:
除锈后表面粗糙度需达到 Ra 1.6-3.2μm(用粗糙度仪测量),通过喷砂或粗砂纸打磨形成细微凹凸结构,增强油漆 “咬合” 能力。
清洁范围:
包括表面、缝隙、焊接部位等全区域,不得残留金属碎屑、砂粒、灰尘或前道工序遗留的固体颗粒。
验证方法:
用干净的白色棉质抹布擦拭表面,抹布应无明显污渍或颗粒附着;
对复杂结构件,可用压缩空气(压力 0.4-0.6MPa)吹扫缝隙,确保无积尘。
含水率控制:
基材表面含水率需<8%(用湿度仪测量),避免水分导致涂层起泡或剥落。
化学残留处理:
若采用酸洗除锈,需用清水彻底冲洗至中性(pH 试纸检测 pH=6-8),并用碳酸钠溶液中和残留酸液,防止后期腐蚀。
标准要求:
除锈、除油后的钢板需在 2 小时内 完成喷漆,若超过时间或表面出现返锈、污染,需重新清洁。
环境控制:
清洁后的工件应存放于洁净环境中,避免接触手汗、油污或灰尘(可佩戴棉质手套操作)。
操作禁忌:
清洁过程中避免使用尖锐工具(如钢丝球)过度打磨,导致表面划伤或变薄;
搬运时需使用专用夹具,防止二次污染或机械损伤。
处理重点:
焊渣、焊瘤需用角磨机打磨平整,清除焊接飞溅物和氧化皮,必要时进行局部喷砂。
检测标准:
焊缝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清洁后无黑色氧化层残留。
清洁方法:
采用 “先浸泡后吹扫” 方式:将工件浸入脱脂剂中,配合毛刷清理死角;
用高压水枪(或压缩空气 + 溶剂)冲洗孔洞内部,确保无积液或杂质残留。
脱漆要求:
若需覆盖旧涂层,需用脱漆剂或机械打磨彻底清除失效涂层,直至露出金属基材,避免 “两层油漆间剥离”。
检测项目
工具 / 方法
合格标准
油脂残留 水膜法、白棉布擦拭 无缩孔、棉布无油渍
锈蚀 / 氧化皮 目视检查、粗糙度仪 无可见锈迹,Ra 1.6-3.2μm
粉尘 / 颗粒 压缩空气吹扫 + 目视 无明显颗粒,缝隙无积尘
含水率 表面湿度仪 <8%
酸碱性残留 pH 试纸 pH=6-8
违规行为
潜在风险
未彻底除油 油漆无法附着,涂层成片剥落
除锈不完整 锈蚀从涂层下蔓延,形成 “鼓包”
清洁后长时间暴露 基材二次生锈,需重新处理
残留水分 / 酸液 涂层干燥后起泡,后期腐蚀加速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清洁标准,可确保冷轧钢板风淋传递窗表面达到 “清洁、干燥、粗糙、活化” 的理想状态,为后续喷漆工艺奠定基础,最终提升涂层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实际操作中需建立首件检查制度,对每批次工件的清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避免批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