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柜内部的隔板如何调整?
发布日期:2025-07-07 作者: 点击:
药品柜内部隔板的调整方式需根据柜体类型(如固定式、可调式)、材质及设计结构决定,合理调整可优化空间利用率并适配不同规格药品。以下是详细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
类型
结构特点
调整方式
固定式隔板 焊接或螺丝固定在柜体两侧,不可移动(多见于老式木质或简易金属柜) 需拆卸螺丝后重新打孔安装
可调式隔板 柜体侧板有预设孔位(金属孔、塑料卡槽或导轨),隔板通过卡扣、插销或支架固定 直接插拔、滑动或旋转调节高度
活动式隔板 无固定孔位,靠隔板两端支撑在柜体凹槽内(如部分 PP 材质柜) 直接抬起后重新放置
根据药品高度(如大瓶注射液、小盒片剂)分层,避免高瓶倾倒或空间浪费;
按药品使用频率调整位置(常用药放中层,不常用药放上层或底层);
特殊药品(如冷藏、毒麻类)需单独分区,隔板调整后需确保密封性或承重安全。
工具准备:手套(防划伤)、螺丝刀(若有螺丝固定)、水平尺(确保隔板平衡)。
操作步骤:
确认孔位:查看柜体侧板的竖直孔位排(通常每 5-10cm 一组孔),根据药品高度标记目标孔位(如存放 10cm 高药瓶,孔位间距需≥12cm)。
拆卸旧隔板:若隔板通过插销固定,直接向上拔出插销;若为螺丝固定,用螺丝刀拧松侧板螺丝,取下隔板。
安装新位置:将隔板两端的支撑件(如金属卡扣、L 型支架)插入目标孔位,确保卡扣完全卡紧或螺丝拧紧,用水平尺检查隔板是否水平(倾斜会导致药品滑落)。
承重测试:放置少量重物(如空药箱)观察 10 分钟,若隔板无下垂或异响,方可存放药品。
若需改变固定式隔板位置,需用手电钻在侧板标记处重新打孔(孔径与原孔一致),拆除旧隔板后安装至新孔位,注意打孔时避免损伤柜体内部线路(如冷藏柜的制冷管)。
卡槽式隔板(常见于实验室):
柜体侧板有垂直卡槽(塑料凸轨或凹槽),隔板两端有对应卡榫,直接将隔板抬起至目标卡槽高度,平行推入即可(部分柜体需先取下侧板盖帽再调整)。
注意:PP 材质隔板承重较低(通常≤15kg / 层),调整后需避免单侧集中放置重物(如将大瓶试剂全部堆在隔板一侧),以防变形。
榫卯或螺丝固定式隔板:
老式木柜隔板多为榫卯结构,需用橡胶锤轻敲隔板两端榫头退出,再对准新榫眼安装;现代板式柜多为螺丝 + 偏心轮固定,用螺丝刀拧松偏心轮后取下隔板,重新定位螺丝孔安装(建议提前标记孔位,避免多次打孔导致板材松动)。
调整限制:
冷藏柜内部可能有制冷管或风扇,隔板调整需避开设备位置(通常柜体说明书会标注禁区),避免遮挡出风口(如顶部出风口下方需保留 5cm 以上空间)。
操作步骤:
先断电并清空柜体,按制冷管位置规划隔板高度,使用金属支架固定时需确保支架不接触制冷管(可用绝缘橡胶垫隔离),调整后测试温度均匀性(放置温度计观察各层温差≤2℃)。
安全要求:
隔板需为导静电材质(如金属板表面喷涂导电涂层),调整时确保隔板与柜体接地系统连通(可用万用表检测隔板与接地导线的电阻<10Ω)。
固定方式:
防爆柜隔板多通过螺栓固定,调整时需先断开接地导线,安装后重新连接并拧紧螺栓,避免产生静电火花。
断电与清空:冷藏柜、带电子锁的药品柜调整前需断电,避免触电或损坏电路;清空隔板上的药品以防掉落砸伤。
承重计算:金属柜单层承重通常≤30kg,PP 柜≤15kg,调整后需估算药品总重量(如每瓶注射液约 1kg,每层存放不超过 15 瓶)。
密封性恢复:若隔板涉及柜体密封(如冷藏柜的分隔板),调整后需检查密封条是否贴合,可用手电筒照射柜体缝隙,若透光需重新调整隔板位置。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隔板安装后晃动 卡扣未卡紧 / 螺丝松动 重新插拔卡扣或拧紧螺丝,加装防滑垫
冷藏柜隔板结霜严重 遮挡出风口 / 密封不良 调整隔板位置,确保离出风口≥5cm,更换门封条
PP 隔板长期承重后下垂 负载超过额定重量 / 材质老化 减少重物,在隔板下方加装金属支撑条
分区标签化:调整后在隔板边缘粘贴标签(如 “抗生素区”“外用药区”),提高取药效率;
灵活组合配件:使用可折叠隔板、抽屉式分隔盒(适配小规格药品),或在隔板上加装护栏(防止高瓶倾倒);
定期复查:每季度检查隔板螺丝是否松动、卡扣是否老化,尤其是频繁调整的柜体,避免因部件磨损导致安全隐患。
通过规范调整隔板,既能提升药品存储的有序性,又能确保柜体结构安全与功能正常,建议根据药品特性与使用场景制定个性化的分区方案。
